2005年1月14日 星期五

石中劍《The Sword in the Stone》——心得分享

        如果就一本少年小說的角度,這本書的確太過艱澀,畢竟這是1938年間所出版,寫法或許不是現在大量接觸漫畫或是電視的青少年所能適應的,但是他筆下的角色卻十分鮮明,有血有肉,他所表達的內涵能夠超越這樣的結構,這一點,在我們看著迪士尼所改編的動畫中,我們就可以看見,另外一種方式呈現出來的亞瑟。


        在書中的最後,亞瑟(小瓦)拔出石中劍的經典場面,所有書中的人物都齊聚一堂,這並不是單單的熱血場景,而是象徵小瓦過去的成長。懷特所創造出來的,不單單只是一個受神眷顧而成功的君王,而是一個自小努力學習,進而具備成為王者風範的理想君主,偉大的君王是可以教育出來的。英雄並非先天所成就的,而是靠著後天的努力達成的,這或許是懷特最想表達的意識。


        看著懷特細膩的描寫,當時的場景就一幕幕的在眼前浮現,這種感動,確實能夠超越時代的隔閡,只要是相同心靈的人,都能夠得到相同的感受。另一方面,作者本身特意大量使用時空參雜的場景,並且利用了梅林暗示著讀者將來故事的結局,這樣的寫法主要在賦予這已流傳許久的故事一個新的詮釋風貌。所以當梅林說出他的「真知灼見」以及「後見之明」時,我感到作者對於梅林將來命運的一種嘲弄,在這看似安逸,充滿和諧的童年時代,卻處處展露出對於「命運」的無奈。


        介紹完《石中劍》後,《永恆之王》其他的三本,便開始描述這既定的命運,一個亞瑟王國的崛起與衰亡。其他的三本,因為還沒看完,等看完後再來分享一下,作者如何描寫及處理騎士之間的問題,亞瑟、藍斯洛特、關妮薇三人間的三角愛情,以及梅林如何臨老入花叢(笑)。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