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月11日 星期二

關於台灣文學的兩三事

        有人問過我,為什麼一個中文系的學生,要去修台灣文學?何況我們學校也有台灣文學系,如果你真的想學,為什麼不乾脆到台灣文學系算了?

        問我這句話的人是個英文系的學生,我反問他,你要不要修美語?你會不會學到美國文學?他跟我說,當然會啊!

        那麼你明明是「英國語文學系」,為什麼要學美國文學?你學的到底是美語還是英語?如果你學的是美國文學,那麼是不是乾脆找個「美國語文學系」讀好了?

        他自然答不上來,因為他對於自己所學的不瞭解。那麼我自己呢?

        我只是認為,身為台灣這塊土地上成長的人,只認識杜甫李白,不認識余光中趙天儀,只認識《儒林外史》、《紅樓夢》,卻不知道有《寒夜三部曲》、《濁流三部曲》,這是一件多麼可悲的事?

        我並沒有貶低《儒林外史》、《紅樓夢》,而是我們連時空環境完全不同的小說都知道,甚至如數家珍,卻對於描寫自己家鄉的文學一無所知,兩相對比,怎叫人不感慨?

        曾經有教授說過,台灣沒有文學,只有中國文學,但是我認為這是錯的。

        台灣與中國大陸的關係,一向十分的淡薄,我們在中國歷史上的地位,始終歸於蠻荒小島,最早有計畫開發的,是荷蘭人,然後歷經明鄭、清領、日據、到國民政府,台灣就像是民族熔爐一般,匯集了各種不同的文化,隔著台灣海峽,我們和中國有了不同的發展,我們的文學自然和中國的文學有著不同的風格,這樣的歷史背景,我們不能不將台灣的文學與中國的文學分開來研究。

        然而,同樣也不能否認,中國文化是台灣文學的骨肉,只是我們彼此有著不同的靈魂。中文系的學生,當然要瞭解台灣文學,更要研究中國文學!沒有中國文學的底子,如何能看見台灣文學的骨肉?台灣文學系的學生,也要學習中國文學!追根究底,我們有著相同的文化背景,不瞭解,何以敢說在研究台灣文學?

        這只是深夜讀書,有感而發,胡亂寫寫,如果被我的教授看到,怕又免不了一陣責難了吧?

(教授:你寫的太爛了,我來寫!)(哈)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