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6月4日 星期一

回應:溫宗翰的提問

原文連結:溫宗翰對其他組議題的提問與想法

原文如下:
伍、對報紙教育議題之回應
1、國語日報應為NIE,因其行銷策略便是藉由教育機構傳達!
2、「立報」也應為NIE
3、雖然NIE是一種行銷策略,但其empower給學校的能量與資源,卻也是值得鼓勵與推崇。
4、中國清末的各國領屬地有許多教會辦報,並兼辦學,是否與NIE有關?

##CONTINUE##

以下由維晉回答:
1、國語日報的確是NIE的一種,不過他並不是行銷策略,之前我們說NIE有一種行銷的考量,因為大多是大報社為了增加銷售兒發行的特別版本,有著小報幫大報「佈樁」的意味,然而國語日報並不是這樣。

請先看看他們的官方網站:國語日報社,然後留意他們所屬的組織,「財團法人國語日報社」,是的,國語日報社是個獨立的法人,與其他報社無關,他的努力並非為了報社的行銷,我想這是國語日報社與其他報社的NIE最大的差異。

2、真剛好,我自己是立報的分支,破報的閱讀者,不然一般人大概不會知道你說的是啥吧?^^a。立報絕對是NIE,但是他的「報紙」味道太淡了,而且缺少了一般大報社的知名度,立報的辦報時間是1988年,到現在他的範圍有限,影響也有限,可是他的品質絕對沒話說,在靜宜,閱讀立報or破報的人太少,願意去了解的人不多(或者應該說沒有管道),有幸大傳系從上學期開始訂起了「破報」,反應相當良好,不知道中文系和台文系有沒有興趣跟進....

3、對於NIE給學校與教育的貢獻,我並不敢抹滅,但是我只是要提醒一點,既然是有目的的報紙,在接受他的資訊與教育的同時,必須去質疑他的觀點與立場是否偏頗了,是否在暗中灌輸了除了我們想知道的之外的其他訊息,這些是閱讀這樣的報紙的同時要多留意的事情。

4、以前,我常常聽到長輩說,去教會做禮拜,可以拿到一小罐的奶粉,在早期台灣物資缺乏的年代,這有著莫大的吸引力,於是不知道耶穌為何物的長輩們每到星期天的早上,都會相約去做禮拜,也許他們聽不懂上面說些什麼,但是手上的奶粉是真實的。

回到問題上,當時的教會辦報辦學,為了也是相同的目的—擴展教會信徒。由知識分子開始下手,藉由教育去從小培育出優秀的教徒,一方面去展現出教會的慈愛面,報紙則可以改變輿論的風向,我只能說,這的的確確是NIE,而且是一種多方面多角度的成功NIE行銷。




1 則留言:

匿名 提到...

内容很豐富喔,值得一看,繼續努力吧!targetdc板鞋为您加油喔!ugg雪靴期待您的更多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