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7月7日 星期五

記憶中的辭典:河流

河流(ㄏㄜˊㄌ一ㄡˊ)



河流(江、河、江河、河道)是陸地表面成線形的自動流動的水體。從世界範圍來看,河流的水主要來自降水或高山融雪。河流是孕育文明的搖籃,大部分的古代文明是在肥沃的河流沖積平原產生。

河流可分為內流河和外流河,最終注入海洋的為外流河,最終未注入海洋的為內流河。內流河所在流域屬於內流區,外流河所在流域所於外流區,既不屬於內流區也不屬於外流區的陸地區稱為無流區。

河流往往被用做行政區間的自然邊界。也有的河流經多個國家。

河流是淡水的植物的生活環境。

河流可以被用作交通道路(水道)、漁業場所、自然的淡水來源、可以被用來發電(水電)。在工業化初期階段,河流往往被用作排污用途。








小時候住在小鎮裡頭,讀的是正在興建的小學,還記得那時候學校連圍籬都沒有,教室也還沒蓋好,一張活動黑板,幾張小板凳就是我們上課的地方。學校後面有一條大約兩公尺寬的大水溝,對於孩提時代的我們,那就是河。



放學之後,頭上頂著大太陽的午後,在竹林裡面隨手折下一節竹枝,綁上一條細線,也不用掛餌,就這樣學著大人們,坐在水溝上釣魚。說是釣魚,其實只會有一些小蝦子被掉上來,那時候的水是這麼的乾淨,水底的水草隨著水波搖擺,就能讓我看上一個下午不膩。



記憶中的太陽真的很大,畫面一片絢爛,亮得很不真實。



體育課之後,老師笑笑的說請我們吃冰,那是一種一支3塊錢的冰,用拙劣的塑膠包成一跟,頭上還有一個小球,不知道衛不衛生,但是肯定加了很多色素,但是對於一群口袋裡面沒錢的小毛頭來說,那實在是最好的獎品。水溝就在學校的後面,過了這條水溝,就是那家賣冰的雜貨店,接獲命令的傢伙,一個衝刺就跳過了那條兩公尺的水溝,其實那時候我們幾乎每個人都能做到。



我們的小學生活就是這樣和那水溝分割不開,要打架,也是約在那,要去打球,也是約在那,我們有太多的故事圍繞在那。



十年之後,學校蓋的更漂亮了,高高的,裝飾的漂漂亮亮的圍牆隔開了學校和馬路,水溝被厚厚的石板鋪了起來,放學的孩子臉上的笑容少了,我的臉濕濕的。



那一年在學校找昆蟲,和老師一同聊天,上了課,拿著艱澀的科普書纏著老師,不讓老師休息,參加了科學展,拿到了第二名,這一些都成了回憶,但是坐在水溝上,玩著水的記憶,還是真的嗎?還是我自己憑空想像出來的?



3塊錢冰棒的滋味。




參考資料:

Wiki:河流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