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6月17日 星期五

嗨,中國。嗨,中國。

我這個後知後覺的人,今天才在網路上看到這篇台灣軍國主義青年團教改宣言,初看是一種黑色幽默,冷冷的嘲諷今日的台灣亂象,但當我一路看完後面的回應,反過來再看一次,發覺到原來只隔了一道黑水溝,我們的差異就如此的巨大。



文中所謂的「軍國主義」不賃是對著台灣自以為的民主狠狠的捅上一刀,台灣的「民主」太年輕,台灣的普羅大眾真正接受過民主教育的怕只有七八年級的年輕人,很弔詭吧!



我們接受到解嚴、終止動員戡亂、總統民選、政黨輪替之後教育的人,現在還沒有投票權,國家的未來走向則掌握在還沒瞭解何謂自由、何謂民主的人手中,怪不得這少少的幾個政客,就能把每天的報紙版面佔據,這些也不瞭解民主自由的政客可以興風作浪,無視公權,這實在其來有自啊。然而傳統的「軍國主義」卻能夠改造台灣,解決這些弊病,我看到這一刀,真是捅得滿地是血。



然更令我好奇且納悶的,則是在文後一些對岸朋友的回應。我看見他們的砲口幾乎都朝著台灣,對著這種黑色幽默不是痛斥就是嗤之以鼻,看著別人的一致「對外」,我突然發現了幾個問題。



第一個:為什麼他們無法接受這樣的黑色幽默?國情不同乎?或是他們不瞭解台灣乎?還是他們的教育教導出的這樣無法接受這幾乎「離經叛道」的言論?還是他們的體制中,無從看見這樣的文章,所以對著這文章猛打?



第二個:在網路上胡亂逛逛,每當逛到政治性的論壇,總是看到台灣的朋友自己就打的不可開交,藍的綠的,統的獨的,戰成一片,但是對岸的朋友言論倒是相當一致,反對台獨,解放台灣,除此之外,我還真沒看到些什麼不同的意見。為什麼?為什麼對岸的人這麼的多,卻在匿名性的網路中聽不見也看不到其他的聲音?我不相信十三億的人口中,人人都贊成這樣的言論,還是,言論的管制比我想的還要嚴重?



第三個:我猜不透對岸對著台灣這彈丸小島的瞭解有多少?是用什麼樣的眼光在看我們?台灣對他們而言是怎麼樣的印象?是羨慕?是仇視?是同情?還是疑惑?



台灣這小小的土地,有著太多的複雜。有的人認為自己是「台灣人」,有的人認為自己是「中國人」,有的認為自己是「在台灣的中國人」。而這個中國是「中華民國」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甚至是「台灣民主共和國」?你是「閩南人」?還是「客家人」?哪一省的「外省人」?哪一族的「原住民」?小小的土地,有著太多歷史包袱。



可是這包袱還有人在背嗎?有的,只剩下了政客們在背。



你會在意坐在你隔壁的同學是什麼族群的嗎?你會因為她是客家人,你是閩南人就不喜歡你的女朋友嗎?還是說你會討厭原住民同胞?或是她是外省第四代?其實,我可以大膽的說一句,台灣沒有族群問題,如果有,也是政客為了選舉吵出來的,騙騙大人而已。



那麼我們是什麼國家?坦白說,我真的不知道。但是我確定的一點,我們生在這塊土地,長在這塊土地,喝這塊土地上的水,吸這塊土地上的空氣,在這塊土地上生活,也許我們的祖先來自對岸,但是落地生根啊,不知不覺中,我們慢慢的成為了這土地的一份子,對岸,漸漸成為記憶,到了我這一代,我們已經屬於這裡了。



感謝台灣這不夠成熟的民主,像我這樣能夠暢所欲言,不受新聞管制之苦,能夠活在體制之外,過自己生活的機會,怕是對岸許多和我一樣的人渴望,卻始終無法得到的吧。



參考連結:

:::zonble’s promptbook:::

台灣軍國主義青年團教改宣言

青年文化十年記:台北十年 - InertiaWiki
















  • 留言者: elmoferr
  • Email:
  • 網址:
  • 日期: 2005-06-19 13:37:00

你要談政治嘛



我就是純正的外省第三代



我家組上八代都是(父母都是逃戰爭過來的)



我爸媽小時後都受過欺負



我姐也是



我因為功課成績好一點點逃過一劫



就是有人因為這樣說過我不喜歡聽的話

雖然都是年紀四五十的中年人

開口就問我說你不是台灣人吧

叫我要如何對這裡有認同感



我只不過是個沒有故鄉的人

有必要這樣讓我連自己的出生地都覺得不是我的家鄉嘛

不是我想要離開

而是當我感受到別人言語中有意無意的排擠

我就是無法忍受

我又沒有錯

錯就是我不想學台語我父母都不是在台灣出生嘛



我覺得就算我是個華裔美人都比我現在這樣好的多

我等於是沒有我自己認同的身分 除了我是一個個體之外

我不是台灣人自己定義的"中國人"

我不是台灣人

我是我

這是我所能想出的唯一的定位

我就是覺得我跟所謂的台灣人不一樣

我就是覺得我雖然書生生長在這塊土地上我也沒有必要一定要喜歡這裡

這是我的自由

不是我的原罪



喜歡與否是自由意志

不能被干涉的

但是太多人被左右

只因為有人說她們就聽

自己都不思考

也不睜開眼睛看看



我現在不喜歡也不談這些

是因為就是有我的國小同學問我為什麼不回家掃墓

靠!

我要飛到上海還是廣東啊

慕還在嘛我都不知道

我爸媽也不帶我去

我家從不拜拜

也跟很多人生活飲食習慣不同

這就是被排擠的原因

因為不同而造成誤解

因為誤解而被排擠



或許大家都認為我很偏激

試試看

你去一個地方沒有人認同你是你自己而不是其他任何個體

反而給你帽子帶叫你滾回別的地方去

那個地方更不要你

意下如何啊

(如果不喜歡就刪掉吧 我以後不會再談這些了)












  • 留言者: vanque
  • Email:
  • 網址:
  • 日期: 2005-06-21 01:44:00

台灣就是這樣的一個地方

充滿了衝突與歧見的地方

台灣人不懂得什麼叫做團結

更別希望台灣的教育能為台灣的後代帶來一種叫做團

結的東西

有一種東西 叫做團結 團結需要教育

很抱歉

台灣的教育可以培育出個別的精英

但是不可能讓群體的台灣人學會什麼叫做團體

這是台灣人永遠也無法從歷史中學會的東西

爲什麼?

答案只有一個

因為太多的台灣人(尤其是有權有勢的)唯利是圖

不懂得把眼光放遠

但是就像潘朵拉的盒子

台灣人解放了自私,貪婪,妒忌

卻也同時留住了一種叫做希望,一種叫做可能性,另

一種叫做自由的東西

這是對岸的人所看不見的東西

(Z幫我刪除上面那個好嗎@@"因為沒打完就壓到了

enter...orz)






  • 留言者: elmoferr
  • Email:
  • 網址:
  • 日期: 2005-06-21 01:49:00

歷史交給後代的是分裂跟自保自私

這是我認為長年爭戰動盪的影響



又加上西風東漸

個人主義盛行

自由變成新的頭銜

(我喜歡魯迅說的"柿油黨"

因為鄉下人不知自由為何物)



總覺得這是我自己的孤獨跟過去

又老是把它們掛在嘴上好像自己很了不起



我看到的希望

希望是真的希望OTZ






  • 留言者: vanque
  • Email:
  • 網址:
  • 日期: 2005-06-21 02:44:00

說是歷史教後代如何製造分裂跟自保自私太過極

端......



事實上,有的人在面對這樣的教材時看見了小人物應

該如何在這樣的處境之下,算盡心機去保住自己的利

益。

而另一種極少數極少數的人,則是能夠看見整個局勢

的走向,並且運用自己的手腕去影響整個局勢,最重

要的,就是運用他所看見的[可能]去營造出這個[可能]

的未來。

這種極少數極少數的人,不在乎眼前的小輸小贏,因

為他知道在這樣的小輸小贏之中如何保留足夠的實

力,然後用僅有的實力去營造出未來的寬廣空間。

因為他從歷史中看見了未來的走向。

因為他懂得把眼光放遠。

這就是歷史能帶來的前車之鑑。

只是看的懂的人......屈指可數......orz



(所謂的長期的動盪不正讓人省悟只有維持所有勢力的

巧妙天平才能為所有人帶來最大的利益嗎?)

(只是每個人都只貪圖別人手上的那塊大餅,卻殊不知

自己與對方是共同處在一條船上,對方翻了船,自己

也絕無法倖免)

(台灣的教育可曾教導後代去認清這樣的事實?我懷

疑......)






  • 留言者: elmoferr
  • Email:
  • 網址:
  • 日期: 2005-06-21 06:35:00

所以才有"英雄造時勢 時勢造英雄"的說法嗎



我真的不是普通的偏激喔

外加多嘴+聒噪=無限大XD



我喜歡這個稱呼:D



(糟了..在別人的場子上自我陶醉啊XD)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