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5月30日 星期三

Newspaper Is Education



一、引言: 尋找「報紙參與教育的痕跡」
在閱讀《走進美國大報》本書,看到有關N.I.E在美國〈華爾街日報〉的運行過程(50~56頁),在大前言一所寫的《思考的技術》中描述北歐教育,是從現實生活,強調獨立思考為教育方針,這兩個訊息,成為開始搜尋N.I.E是否有在台灣實行的開端。

##CONTINUE##

我們所處的環境,是處於知識經濟的型態,能妥善收集與運用資訊,是現代的主要課題之ㄧ,因此覺得現在教育該注重的是如何掌握、運用資訊,不該是一昧的背誦教條、課本,而N.I.E的實行,或多或少可以符合我們現實所需,雖然現在網路媒體,傳播的資訊快於報紙許多,但報紙依舊是資訊傳播的主要媒介之ㄧ,在種種的因素下,使的我們對「報紙參與教育」此議題的重視,希望能尋找更多有關此議題的蛛絲馬跡。

第一章:「報紙參與教育」的起源與實行方法
一、何謂「報紙參與教育」(N.I.E.)
二、為什麼需要N.I.E.?

第二章:華文報紙參與教育的程度與範圍
一、華文報紙概況
二、怎樣的地區會採取N.I.E.?

第三章:台灣學校教育和報紙的結合程度
一、台灣的報紙簡史
二、哪些學校採用了N.I.E.?
三、N.I.E.對教學的衝突與助益

第四章:靜宜大學各大係有關報紙的相關課程(如:議題、媒體等等)
一、靜宜哪些系所採用N.I.E?為何採用?
二、中部地區的報紙能夠提供多少的N.I.E?
三、對於未採用的系所,能夠設計並給予何種N.I.E協助教學?
第五章 結語

附錄:
參考書目:《台灣報業史》、《走進美國大報》、社區教育
參考網站:
搜尋關鍵字:報紙教育、N.I.E
請益對象:陳韻如老師、魏貽君老師、吳車老師

第二章:華文報紙參與教育的程度與範圍

一、華文報紙概況
(一)華文報紙參與程度
因為題目設為華文報紙,所以我們連同簡體字報紙在內一共查詢到23種台灣報紙、103種世界各地的華文報紙(含中港澳地區),就我們現在所能查詢到的華文報紙參與教育的程度來說,其實參與教育的程度並不踴躍,也不積極。設有教育專欄或定時提供教育資訊的報紙實為少數(16份),以下表一為設有提供教育資訊之報紙與特色,約占總查詢數的1成3左右,可見報紙參與教育的推廣尚有進步的空間。

(二)華文報紙參與範圍
在我們所查詢到有提供教育資訊的報紙中,以台灣本地報紙為最多數,其次是、香港、大陸及日本,幾乎侷限在華人較多的地方,其他地方並非沒有華文報紙,而是沒有教育相關新聞或無法融入教育之中,然而每個地方的報紙所提供的教育訊息也會有其特色,如:日本的報紙會注重中日的學術交流、美國的報紙會帶有濃厚的宗教意味、中國的報紙會有許多台灣的教育趣談及討論。

二、怎樣的地區會採取N.I.E.?

就華文報紙而言,依照上述的觀察,我們推敲出哪些地區的華文報紙會採取N.I.E.,並討論出發展N.I.E.的三項必要因素:

1、當地的人數與開發程度
在上述所查詢到的華文報紙發行地大多都是華人聚集的地區,因為要發行報紙還是要有一定數量的讀者支持,所以首先條件就是要有讀者所聚集的地方,在偏遠的山區或部落採取N.I.E.也沒人理會吧;更何況如果當地的開發程度不高,連小孩的教育本身就是個問題了,N.I.E.對他們來說的確只是一個太過遙遠的目標。

2、發達的報業體系
在N.I.E.的理念中,發達的報業體系,無疑是N.I.E.的命脈,健全的報業體系,要從編輯、排版、印製一直到送報到府,台灣及香港都是報紙產業極為發達的地方,所以才有極佳的環境提供N.I.E.發展,儘管我們發起的比歐美人士晚一點,只要持續努力追上他們一定沒問題。

3、發展的原動力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在背後推動N.I.E.的力量,可能是學生家長們希望自己的孩子看的是有教育意義的報紙,像是外國的華文報紙都會有留學資訊、故鄉徵文比賽等;也可能像外國的華文報紙帶有宗教的氣息,不管是什麼原因,它都是推動N.I.E.的助力也是讓N.I.E.發展的原動力。

這是N.I.E.的必要條件也是未來各個地區要跟進、改善的因素,只要是符合以上三項條件的地區就會有採取N.I.E.的希望。

結論:
N.I.E.(Newspaper In Education)在歐美國家叫做報紙教育,在台灣翻成讀報教育,不論是報紙教育或讀報教育其用意都是一樣的,就是要讓大家藉由接觸報紙、閱讀報紙,進而學習新知,不讓我們現在的年輕人離文字越來越遠,在N.I.E.的觀念裡報紙是有趣的,是充滿疑問有待討論的文章,報紙裡所刊登的文章不該是腥、羶、色的集合體,對於這一點台灣的報紙還有努力的空間;如同許多國外的華文報紙,他們不只重視教育類新聞,更加強調新聞的教育性,如果說將報紙納入教育中是N.I.E.的行為,那報紙本身即代表一種教育,這是一層更高的境界,Newspaper Is Education,台灣有這個能力,也有響應者,如:國語日報社時常舉辦兒童讀報教育訓練營、台北縣市的國小也有舉辦讀報教育研習營;但是還不夠,現階段這股力量雖然強韌但不夠茁壯,成長的希望掌握在大家的手上。




1 則留言:

john 提到...

我不知道您們是誰?但是謝謝您們這篇報告,對我幫助很大,我現在正在尋找有關報紙教育相關資料,我從報告中得知您們一定收集了很多相關資料,不知可否提供我更多資訊!感謝您
lifn59@pchome.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