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這句話的「宅族」或做其他的名詞,就會發現這話有問題。
「黑人」也是人?
「原住民」也是人?
「維晉」也是人?
這根本上,這是帶有歧視意味的一句話。
##CONTINUE##
如果說,「御宅族」是不事生產,只知道關在家中不敢出門,那我想「傻呼嚕同盟」就是異類了?
這群人在1993年開始於網路討論版發跡,當時他們還是死研究生,然後陸續的自費發表了一些在台灣動漫遊戲界有著重要意義的書籍,其中的內容無論深度或者廣度,都媲美論文集,14年後的現在,他們有人是大學教授,有的是中醫師,有的更是兩個孩子的媽。但是他們是「御宅族」嗎?無論誰來看,包括他們自己都會承認他們是不折不扣的「御宅族」。
ok,也許我這個只是個案,不能代表全部的人,但是我必須強調一點,「御宅族」的定義,因為時代,地區,國情,以及社會觀感,有著非常分歧的解釋,並非只有一個定義,他還有相當多複雜的層面,因為每個人使用的時機和方式的不同,還會衍生出更多歧異。
我會建議,利用年代表之類的方式,來去看各個時期的「御宅族」的定義,而不要用一個固定的成見去看這個名詞,因為這是個活著的名詞。
src="http://pagead2.googlesyndication.com/pagead/show_ads.js">
2007年5月30日 星期三
Newspaper Is Education
一、引言: 尋找「報紙參與教育的痕跡」
在閱讀《走進美國大報》本書,看到有關N.I.E在美國〈華爾街日報〉的運行過程(50~56頁),在大前言一所寫的《思考的技術》中描述北歐教育,是從現實生活,強調獨立思考為教育方針,這兩個訊息,成為開始搜尋N.I.E是否有在台灣實行的開端。
##CONTINUE##
我們所處的環境,是處於知識經濟的型態,能妥善收集與運用資訊,是現代的主要課題之ㄧ,因此覺得現在教育該注重的是如何掌握、運用資訊,不該是一昧的背誦教條、課本,而N.I.E的實行,或多或少可以符合我們現實所需,雖然現在網路媒體,傳播的資訊快於報紙許多,但報紙依舊是資訊傳播的主要媒介之ㄧ,在種種的因素下,使的我們對「報紙參與教育」此議題的重視,希望能尋找更多有關此議題的蛛絲馬跡。
第一章:「報紙參與教育」的起源與實行方法
一、何謂「報紙參與教育」(N.I.E.)
二、為什麼需要N.I.E.?
第二章:華文報紙參與教育的程度與範圍
一、華文報紙概況
二、怎樣的地區會採取N.I.E.?
第三章:台灣學校教育和報紙的結合程度
一、台灣的報紙簡史
二、哪些學校採用了N.I.E.?
三、N.I.E.對教學的衝突與助益
第四章:靜宜大學各大係有關報紙的相關課程(如:議題、媒體等等)
一、靜宜哪些系所採用N.I.E?為何採用?
二、中部地區的報紙能夠提供多少的N.I.E?
三、對於未採用的系所,能夠設計並給予何種N.I.E協助教學?
第五章 結語
附錄:
參考書目:《台灣報業史》、《走進美國大報》、社區教育
參考網站:
搜尋關鍵字:報紙教育、N.I.E
請益對象:陳韻如老師、魏貽君老師、吳車老師
第二章:華文報紙參與教育的程度與範圍
一、華文報紙概況
(一)華文報紙參與程度
因為題目設為華文報紙,所以我們連同簡體字報紙在內一共查詢到23種台灣報紙、103種世界各地的華文報紙(含中港澳地區),就我們現在所能查詢到的華文報紙參與教育的程度來說,其實參與教育的程度並不踴躍,也不積極。設有教育專欄或定時提供教育資訊的報紙實為少數(16份),以下表一為設有提供教育資訊之報紙與特色,約占總查詢數的1成3左右,可見報紙參與教育的推廣尚有進步的空間。
(二)華文報紙參與範圍
在我們所查詢到有提供教育資訊的報紙中,以台灣本地報紙為最多數,其次是、香港、大陸及日本,幾乎侷限在華人較多的地方,其他地方並非沒有華文報紙,而是沒有教育相關新聞或無法融入教育之中,然而每個地方的報紙所提供的教育訊息也會有其特色,如:日本的報紙會注重中日的學術交流、美國的報紙會帶有濃厚的宗教意味、中國的報紙會有許多台灣的教育趣談及討論。
二、怎樣的地區會採取N.I.E.?
就華文報紙而言,依照上述的觀察,我們推敲出哪些地區的華文報紙會採取N.I.E.,並討論出發展N.I.E.的三項必要因素:
1、當地的人數與開發程度
在上述所查詢到的華文報紙發行地大多都是華人聚集的地區,因為要發行報紙還是要有一定數量的讀者支持,所以首先條件就是要有讀者所聚集的地方,在偏遠的山區或部落採取N.I.E.也沒人理會吧;更何況如果當地的開發程度不高,連小孩的教育本身就是個問題了,N.I.E.對他們來說的確只是一個太過遙遠的目標。
2、發達的報業體系
在N.I.E.的理念中,發達的報業體系,無疑是N.I.E.的命脈,健全的報業體系,要從編輯、排版、印製一直到送報到府,台灣及香港都是報紙產業極為發達的地方,所以才有極佳的環境提供N.I.E.發展,儘管我們發起的比歐美人士晚一點,只要持續努力追上他們一定沒問題。
3、發展的原動力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在背後推動N.I.E.的力量,可能是學生家長們希望自己的孩子看的是有教育意義的報紙,像是外國的華文報紙都會有留學資訊、故鄉徵文比賽等;也可能像外國的華文報紙帶有宗教的氣息,不管是什麼原因,它都是推動N.I.E.的助力也是讓N.I.E.發展的原動力。
這是N.I.E.的必要條件也是未來各個地區要跟進、改善的因素,只要是符合以上三項條件的地區就會有採取N.I.E.的希望。
結論:
N.I.E.(Newspaper In Education)在歐美國家叫做報紙教育,在台灣翻成讀報教育,不論是報紙教育或讀報教育其用意都是一樣的,就是要讓大家藉由接觸報紙、閱讀報紙,進而學習新知,不讓我們現在的年輕人離文字越來越遠,在N.I.E.的觀念裡報紙是有趣的,是充滿疑問有待討論的文章,報紙裡所刊登的文章不該是腥、羶、色的集合體,對於這一點台灣的報紙還有努力的空間;如同許多國外的華文報紙,他們不只重視教育類新聞,更加強調新聞的教育性,如果說將報紙納入教育中是N.I.E.的行為,那報紙本身即代表一種教育,這是一層更高的境界,Newspaper Is Education,台灣有這個能力,也有響應者,如:國語日報社時常舉辦兒童讀報教育訓練營、台北縣市的國小也有舉辦讀報教育研習營;但是還不夠,現階段這股力量雖然強韌但不夠茁壯,成長的希望掌握在大家的手上。
src="http://pagead2.googlesyndication.com/pagead/show_ads.js">
關於棄嬰,我有新聞要貼
2007年5月23日 星期三
新聞議題與探索:無名小站看學生創業 (第二版)
新聞議題與探索:無名小站看學生創業:
我們將以「無名小站」為例,來看學生創業與國家資源的運用。
##CONTINUE##
一、無名小站的崛起
二、以交大為例,看台灣大學對技術轉移的規定
三、用MIT(麻省理工學院)看美國大學對於技術轉移的規定
四、從無名看這波Web 2.0風潮
src="http://pagead2.googlesyndication.com/pagead/show_ads.js">
我們將以「無名小站」為例,來看學生創業與國家資源的運用。
##CONTINUE##
一、無名小站的崛起
二、以交大為例,看台灣大學對技術轉移的規定
三、用MIT(麻省理工學院)看美國大學對於技術轉移的規定
四、從無名看這波Web 2.0風潮
src="http://pagead2.googlesyndication.com/pagead/show_ads.js">
2007年5月22日 星期二
似是而非的環保觀念,對「放生」的延伸觀點
對於放生,我在課堂上表達過了,我認為這絕對是好事,也是正確的。
人類與其他生物相較之下,的確擁有更多更強大的力量,但是這力量不應該是拿來去使地球滅亡,人之所以擁有這些,是因為我們是唯一有能力去保護其他生物的物種。
但是如報告中的所描述的放生一樣,他是一種全然的利己主義,為的是自己而非為了這些生物,所以愚昧無知造成了無可挽救的錯誤。當我們看到了一整條都是吳郭魚的河流,看到了滿是烏龜的水池,上頭大辣辣的說,這個叫做生態復育,我真想罵說,復你的頭!
##CONTINUE##
我先提供一則新聞給大家看看:
廢棄軍艦成魚礁 環保人士批破壞珊瑚
我們常常看到這樣的新聞,退役的軍艦經過特殊清洗之後,在外海停著,倒數3秒之後,船底傳來爆破聲,船隻救這樣沉在海底,成為魚隻的巢穴。看起來充滿了環保與再利用的觀念,看到船長帶著感嘆看著船沉下去,想像將來海底魚兒悠遊在船身中的畫面,你,我,都曾經感動過,但是,事實並不是如此啊!
過度的沉礁,直接衝擊了海底的生態,錯誤的下沉地點,更摧毀了珍貴的天然礁岩,不該聚集的魚群,因此聚集在海底,間接或直接的改變了當地海域的生態,在我們熟悉的「好事」背後,並不全如我們所想。
放生為佛法?當然好。放生為生態?當然好。放生卻殺生?我有問題!
這樣的似是而非的環保觀念,我相信一定還有很多,而且我們更常常作了卻不知道我們正在戕害這個地球,我想也許晏菱可以作看看這樣的議題,提供給各位作些參考。
src="http://pagead2.googlesyndication.com/pagead/show_ads.js">
人類與其他生物相較之下,的確擁有更多更強大的力量,但是這力量不應該是拿來去使地球滅亡,人之所以擁有這些,是因為我們是唯一有能力去保護其他生物的物種。
但是如報告中的所描述的放生一樣,他是一種全然的利己主義,為的是自己而非為了這些生物,所以愚昧無知造成了無可挽救的錯誤。當我們看到了一整條都是吳郭魚的河流,看到了滿是烏龜的水池,上頭大辣辣的說,這個叫做生態復育,我真想罵說,復你的頭!
##CONTINUE##
我先提供一則新聞給大家看看:
廢棄軍艦成魚礁 環保人士批破壞珊瑚
我們常常看到這樣的新聞,退役的軍艦經過特殊清洗之後,在外海停著,倒數3秒之後,船底傳來爆破聲,船隻救這樣沉在海底,成為魚隻的巢穴。看起來充滿了環保與再利用的觀念,看到船長帶著感嘆看著船沉下去,想像將來海底魚兒悠遊在船身中的畫面,你,我,都曾經感動過,但是,事實並不是如此啊!
過度的沉礁,直接衝擊了海底的生態,錯誤的下沉地點,更摧毀了珍貴的天然礁岩,不該聚集的魚群,因此聚集在海底,間接或直接的改變了當地海域的生態,在我們熟悉的「好事」背後,並不全如我們所想。
放生為佛法?當然好。放生為生態?當然好。放生卻殺生?我有問題!
這樣的似是而非的環保觀念,我相信一定還有很多,而且我們更常常作了卻不知道我們正在戕害這個地球,我想也許晏菱可以作看看這樣的議題,提供給各位作些參考。
src="http://pagead2.googlesyndication.com/pagead/show_ads.js">
回覆issuenews所提出的問題
問題原文如下:
針對第三組的報告提出的問題:
N.I.E除了是報紙教育之外,對現今的電視新聞有無管理作用?
針對這次三立新聞台所製播的228走過一甲子系列報導所引起外界一連串的撻伐,N.I.E是否可以防止此種事件的發生?
(網址:http://blog.yam.com/issuenews/article/10025943
##CONTINUE##
接下來由我維晉來負責回答這個問題。
N.I.E並非報紙的管理,應該說這是報紙為了生存下去所想出來的行銷手法,主控權力在報紙方,所謂的管理作用,我實在看不出來要怎麼發揮,更不用說如何應用到不同性質的電視新聞上面了。
我舉個例子好了,當TVBS出了假新聞事件的時候,你要如何拿著「國語日報」去避免這樣的事件發生呢?我猜測你可能把N.I.E的用意搞錯了。
而三立事件到了N.I.E中會變成如何呢?為了學生所編寫的報紙會去分析,強調整起事件中來龍去脈,各個問題的癥結點與嚴重性,但是,就只能到這樣,他並不能也無法去阻止下一次事件的發生,最多是用這次的事件作為負面教材處理,三立的高層也是知名大學畢業的,同樣上過新聞倫理的課程,但是現實與課堂教導的救飾有這樣的距離存在。
以上是我的回答,有不清楚的地方請多指正。
src="http://pagead2.googlesyndication.com/pagead/show_ads.js">
針對第三組的報告提出的問題:
N.I.E除了是報紙教育之外,對現今的電視新聞有無管理作用?
針對這次三立新聞台所製播的228走過一甲子系列報導所引起外界一連串的撻伐,N.I.E是否可以防止此種事件的發生?
(網址:http://blog.yam.com/issuenews/article/10025943
##CONTINUE##
接下來由我維晉來負責回答這個問題。
N.I.E並非報紙的管理,應該說這是報紙為了生存下去所想出來的行銷手法,主控權力在報紙方,所謂的管理作用,我實在看不出來要怎麼發揮,更不用說如何應用到不同性質的電視新聞上面了。
我舉個例子好了,當TVBS出了假新聞事件的時候,你要如何拿著「國語日報」去避免這樣的事件發生呢?我猜測你可能把N.I.E的用意搞錯了。
而三立事件到了N.I.E中會變成如何呢?為了學生所編寫的報紙會去分析,強調整起事件中來龍去脈,各個問題的癥結點與嚴重性,但是,就只能到這樣,他並不能也無法去阻止下一次事件的發生,最多是用這次的事件作為負面教材處理,三立的高層也是知名大學畢業的,同樣上過新聞倫理的課程,但是現實與課堂教導的救飾有這樣的距離存在。
以上是我的回答,有不清楚的地方請多指正。
src="http://pagead2.googlesyndication.com/pagead/show_ads.js">
「宅族」?你們真的認識他們嗎?
第二組的同學打算再下次作的議題是「御宅族」,就我個人在上次上課中的觀察,我想,你們需要更多的認識。
首先,我提供一下Wiki上面的一個定義:Wiki上的御宅族,我不否認上面寫的正確性,而且這樣的定義會讓你對於這個族群有過於模糊的定義。
因為不單單只有御宅一詞,你們還會遇上NEET、家裡蹲、這些更令人感到迷惘的名詞。
##CONTINUE##
因為這份報告並不是我作,而且我也很想看到你們的成果,所以我提供一些你們也許會漏掉的資料作參考。
動漫方面:
關於描寫這方面的動漫,我認為Keroro軍曹以及歡迎加入NHK!這兩個系列最可以作為參考的依據。
網站方面:
除了常用的Wiki之外,Komica這個網站可以幫助你們解決(或者製造更多)的疑惑。
另外還有像是ASF@Blog,裡面的從紅學到御宅族,御宅族教主的迷思一文很有參考價值。
知日部屋的「你是御宅族嗎?」:聽「otaku學之父」岡田斗司夫怎麽說也極具參考。
大致上提供這些,希望你們能夠做出夠精彩的報告與探討。
src="http://pagead2.googlesyndication.com/pagead/show_ads.js">
首先,我提供一下Wiki上面的一個定義:Wiki上的御宅族,我不否認上面寫的正確性,而且這樣的定義會讓你對於這個族群有過於模糊的定義。
因為不單單只有御宅一詞,你們還會遇上NEET、家裡蹲、這些更令人感到迷惘的名詞。
##CONTINUE##
因為這份報告並不是我作,而且我也很想看到你們的成果,所以我提供一些你們也許會漏掉的資料作參考。
動漫方面:
關於描寫這方面的動漫,我認為Keroro軍曹以及歡迎加入NHK!這兩個系列最可以作為參考的依據。
網站方面:
除了常用的Wiki之外,Komica這個網站可以幫助你們解決(或者製造更多)的疑惑。
另外還有像是ASF@Blog,裡面的從紅學到御宅族,御宅族教主的迷思一文很有參考價值。
知日部屋的「你是御宅族嗎?」:聽「otaku學之父」岡田斗司夫怎麽說也極具參考。
大致上提供這些,希望你們能夠做出夠精彩的報告與探討。
src="http://pagead2.googlesyndication.com/pagead/show_ads.js">
2007年5月21日 星期一
給鄭邦鎮老師
基於方便閱讀的理由,報紙閱讀與議題探討相關文章轉移到下面的Blog,本Blog轉作個人使用,還請老師更改連結位置,造成不便之處,請老師多多包涵。
新Blog:http://zanfid.blogspot.com/
不好意思打擾了
我是從G板連結果來了
我一直在找蟬堡來看 可是我找好久好久了
ㄧ直找不到 可以拜託大大影印給我或是我去找你拿嗎
真的是跪求了 沒辦法只好麻煩妳了
我的MSN是:perry780811@hotmail.com
如果可以請和我聯絡 我是台中教育大學的學生
謝謝
新Blog:http://zanfid.blogspot.com/
- 留言者: 小王
- Email:
- 網址:
- 日期: 2007-11-14 00:18:54
不好意思打擾了
我是從G板連結果來了
我一直在找蟬堡來看 可是我找好久好久了
ㄧ直找不到 可以拜託大大影印給我或是我去找你拿嗎
真的是跪求了 沒辦法只好麻煩妳了
我的MSN是:perry780811@hotmail.com
如果可以請和我聯絡 我是台中教育大學的學生
謝謝
2007年5月19日 星期六
新聞議題與探索:無名小站看學生創業
[2007/05/17] 《我與無名的私怨情仇(一)》新聞議題與探索
##CONTINUE##
我開始使用無名,是三年多前,當初只是因為他的BBS站很好用,後來他推出了 Blog,我也就順理成章的用了起來,算一算,也用了兩年多吧。
這中間看到了無名小站如何從一個學術網路中的小站,變成了一個商業化的「大站」,我從喜歡這個站,到現在厭惡這個站,這實在其來有自啊。
一開始,簡站長掛保證,他說只要我們提出來的,他就讓他做到,於是BBS站的功能越來越多(事後發現抄寫的幅度很大),相簿的空間也越來越大,線上掛滿300小時送你500 mb的相簿,誰不心動呢?事後更不斷升級擴充,然而單純的我,並不知道這些空間那邊來的,畢竟,掛滿300小時都來不及了。
然而,無名開始不穩定,時好時壞,我們則渾然不知道,真正的浩劫就要開始了。
一次交大的大停電,讓無名的機器都壞的差不多了,長期濫用空間的結果,讓無名開始坐吃山空,因為學校不願意再給他們資源,於是無名開始了樂捐。在大家樂捐的支援下,雖然錢不多,但是最基本的運作還是維持住了,但是從這時候開始,無名放起了廣告。
一開始這些廣告並不誇張,也不以為意,但是後來這些廣告變本加厲的出現,有人出來指著無名說,你們怎麼可以用學術網路放廣告呢?過沒多久就聽到無名要賣掉的消息。
後來來了個「甲伯伯」出資買下了無名,推出了一狗票的VIP,加上雜誌對於簡站長給予了高度的正面評價,以為他自己寫的文章,的確,他騙了我不只是VIP的一千塊錢,還有我的尊敬與眼淚,我現在想想,我的眼淚真的流得很不值。
雖然給了我金卡VIP,甚至還有認股的權利,但是我幾乎沒有感覺到我有得到啥服務,我得到的只有一個正常的Blog,因為沒付費的Blog根本就是半殘的狀態,我和別人不一樣的地方就是會員ID旁邊有個小小的皇冠圖示。
於是我離開了無名。
第一版的整理大綱如下:
這次的討論,大致上的綱要如下:
一、無名的成立背景與經過。
二、學生在校創業(以國外大學與國內大學比較)
三、現行學術網路使用範疇
四、企業對學校之間的關係
五、七年級生...
src="http://pagead2.googlesyndication.com/pagead/show_ads.js">
新聞議題與探索的書籤整理
- 02/21 16:11, 2007(標籤: 無名小站 blog 網誌 觀點 kuso)
- 02/23 00:07, 2007(標籤: 無名小站 娛樂 kuso)
- 05/17 01:01, 2007(標籤: 無名小站 新聞 議題)
- 05/17 01:01, 2007(標籤: 無名小站 蔡神 議題)
- 05/17 01:02, 2007(標籤: 無名小站 蔡神 議題)
- 05/17 01:03, 2007(標籤: 無名小站 蔡神 議題)
- 05/17 01:04, 2007(標籤: 無名小站 蔡神 議題)
- 05/17 01:04, 2007(標籤: 無名小站 蔡神 議題)
##CONTINUE##
我開始使用無名,是三年多前,當初只是因為他的BBS站很好用,後來他推出了 Blog,我也就順理成章的用了起來,算一算,也用了兩年多吧。
這中間看到了無名小站如何從一個學術網路中的小站,變成了一個商業化的「大站」,我從喜歡這個站,到現在厭惡這個站,這實在其來有自啊。
一開始,簡站長掛保證,他說只要我們提出來的,他就讓他做到,於是BBS站的功能越來越多(事後發現抄寫的幅度很大),相簿的空間也越來越大,線上掛滿300小時送你500 mb的相簿,誰不心動呢?事後更不斷升級擴充,然而單純的我,並不知道這些空間那邊來的,畢竟,掛滿300小時都來不及了。
然而,無名開始不穩定,時好時壞,我們則渾然不知道,真正的浩劫就要開始了。
一次交大的大停電,讓無名的機器都壞的差不多了,長期濫用空間的結果,讓無名開始坐吃山空,因為學校不願意再給他們資源,於是無名開始了樂捐。在大家樂捐的支援下,雖然錢不多,但是最基本的運作還是維持住了,但是從這時候開始,無名放起了廣告。
一開始這些廣告並不誇張,也不以為意,但是後來這些廣告變本加厲的出現,有人出來指著無名說,你們怎麼可以用學術網路放廣告呢?過沒多久就聽到無名要賣掉的消息。
後來來了個「甲伯伯」出資買下了無名,推出了一狗票的VIP,加上雜誌對於簡站長給予了高度的正面評價,以為他自己寫的文章,的確,他騙了我不只是VIP的一千塊錢,還有我的尊敬與眼淚,我現在想想,我的眼淚真的流得很不值。
雖然給了我金卡VIP,甚至還有認股的權利,但是我幾乎沒有感覺到我有得到啥服務,我得到的只有一個正常的Blog,因為沒付費的Blog根本就是半殘的狀態,我和別人不一樣的地方就是會員ID旁邊有個小小的皇冠圖示。
於是我離開了無名。
第一版的整理大綱如下:
這次的討論,大致上的綱要如下:
一、無名的成立背景與經過。
二、學生在校創業(以國外大學與國內大學比較)
三、現行學術網路使用範疇
四、企業對學校之間的關係
五、七年級生...
src="http://pagead2.googlesyndication.com/pagead/show_ads.js">
2007年5月16日 星期三
《我與無名的私怨情仇(三)》新聞議題與探索
這次的討論,大致上的綱要如下:
一、無名的成立背景與經過。
二、學生在校創業(以國外大學與國內大學比較)
三、現行學術網路使用範疇
四、企業對學校之間的關係
五、七年級生...
一、無名的成立背景與經過。
二、學生在校創業(以國外大學與國內大學比較)
三、現行學術網路使用範疇
四、企業對學校之間的關係
五、七年級生...
《我與無名的私怨情仇(二)》新聞議題與探索
我開始使用無名,是三年多前,當初只是因為他的BBS站很好用,後來他推出了 Blog,我也就順理成章的用了起來,算一算,也用了兩年多吧。
這中間看到了無名小站如何從一個學術網路中的小站,變成了一個商業化的「大站」,我從喜歡這個站,到現在厭惡這個站,這實在其來有自啊。
一開始,簡站長掛保證,他說只要我們提出來的,他就讓他做到,於是BBS站的功能越來越多(事後發現抄寫的幅度很大),相簿的空間也越來越大,線上掛滿300小時送你500 mb的相簿,誰不心動呢?事後更不斷升級擴充,然而單純的我,並不知道這些空間那邊來的,畢竟,掛滿300小時都來不及了。
然而,無名開始不穩定,時好時壞,我們則渾然不知道,真正的浩劫就要開始了。
一次交大的大停電,讓無名的機器都壞的差不多了,長期濫用空間的結果,讓無名開始坐吃山空,因為學校不願意再給他們資源,於是無名開始了樂捐。在大家樂捐的支援下,雖然錢不多,但是最基本的運作還是維持住了,但是從這時候開始,無名放起了廣告。
一開始這些廣告並不誇張,也不以為意,但是後來這些廣告變本加厲的出現,有人出來指著無名說,你們怎麼可以用學術網路放廣告呢?過沒多久就聽到無名要賣掉的消息。
後來來了個「甲伯伯」出資買下了無名,推出了一狗票的VIP,加上雜誌對於簡站長給予了高度的正面評價,以為他自己寫的文章,的確,他騙了我不只是VIP的一千塊錢,還有我的尊敬與眼淚,我現在想想,我的眼淚真的流得很不值。
雖然給了我金卡VIP,甚至還有認股的權利,但是我幾乎沒有感覺到我有得到啥服務,我得到的只有一個正常的Blog,因為沒付費的Blog根本就是半殘的狀態,我和別人不一樣的地方就是會員ID旁邊有個小小的皇冠圖示。
於是我離開了無名。
這中間看到了無名小站如何從一個學術網路中的小站,變成了一個商業化的「大站」,我從喜歡這個站,到現在厭惡這個站,這實在其來有自啊。
一開始,簡站長掛保證,他說只要我們提出來的,他就讓他做到,於是BBS站的功能越來越多(事後發現抄寫的幅度很大),相簿的空間也越來越大,線上掛滿300小時送你500 mb的相簿,誰不心動呢?事後更不斷升級擴充,然而單純的我,並不知道這些空間那邊來的,畢竟,掛滿300小時都來不及了。
然而,無名開始不穩定,時好時壞,我們則渾然不知道,真正的浩劫就要開始了。
一次交大的大停電,讓無名的機器都壞的差不多了,長期濫用空間的結果,讓無名開始坐吃山空,因為學校不願意再給他們資源,於是無名開始了樂捐。在大家樂捐的支援下,雖然錢不多,但是最基本的運作還是維持住了,但是從這時候開始,無名放起了廣告。
一開始這些廣告並不誇張,也不以為意,但是後來這些廣告變本加厲的出現,有人出來指著無名說,你們怎麼可以用學術網路放廣告呢?過沒多久就聽到無名要賣掉的消息。
後來來了個「甲伯伯」出資買下了無名,推出了一狗票的VIP,加上雜誌對於簡站長給予了高度的正面評價,以為他自己寫的文章,的確,他騙了我不只是VIP的一千塊錢,還有我的尊敬與眼淚,我現在想想,我的眼淚真的流得很不值。
雖然給了我金卡VIP,甚至還有認股的權利,但是我幾乎沒有感覺到我有得到啥服務,我得到的只有一個正常的Blog,因為沒付費的Blog根本就是半殘的狀態,我和別人不一樣的地方就是會員ID旁邊有個小小的皇冠圖示。
於是我離開了無名。
《我與無名的私怨情仇(一)》新聞議題與探索
[2007/05/17] 《我與無名的私怨情仇(一)》新聞議題與探索
新聞議題與探索的書籤整理
- 02/21 16:11, 2007(標籤: 無名小站 blog 網誌 觀點 kuso)
- 02/23 00:07, 2007(標籤: 無名小站 娛樂 kuso)
- 05/17 01:01, 2007(標籤: 無名小站 新聞 議題)
- 05/17 01:01, 2007(標籤: 無名小站 蔡神 議題)
- 05/17 01:02, 2007(標籤: 無名小站 蔡神 議題)
- 05/17 01:03, 2007(標籤: 無名小站 蔡神 議題)
- 05/17 01:04, 2007(標籤: 無名小站 蔡神 議題)
- 05/17 01:04, 2007(標籤: 無名小站 蔡神 議題)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