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2月24日 星期六

人死不能成為天使

這個故事很平凡,一點也不奇特。

有個男孩認識了一個女孩,兩個人一直維持著朋友的關係,也許男孩心底有那麼一點不一樣的感覺,但是他知道,這女孩他已經有了個男朋友,所以他也就把這感覺壓在心底。

日子久了,男孩發現女孩不管冬天還是夏天,都穿著長袖的衣服,就有這麼一天,男孩覺得真的不對勁,兩人一陣打鬧玩笑後,男孩拉起了女孩的衣袖,在衣袖下面的景象,讓男孩充滿了憤怒與懷疑。
那雙纖細的手上,滿滿的煙疤,手腕上橫著長長短短的扭曲刀痕,有舊傷,也有新傷。

男孩關心的問女孩,這是怎麼回事?女孩答道只是自己不小心,男孩不死心,繼續追問下去,女孩只是淡淡的說,都是自己年輕不懂事。

雖然那天女孩就這樣回去,男孩心中的不安與憤怒卻不停發芽,最後長出了葉子。男孩找了女孩的朋友,近乎懇求的拜託他們告訴他有關女孩的事情,無數的線索都指向了女孩的男友,似乎,這一切都是那男人造成的。

那天晚上,天下著濛濛的雨,男孩帶著一條打的歪七扭八的圍巾去找女孩,那是女孩19歲的生日。

門沒有關,昏黃的燈光從門口流出,照在男孩狐疑的臉上,房間裡面沒有一樣東西是放正的,牆上的鏡子躺在地上,夾雜著鮮紅的血跡,映著男孩慌亂的表情,女孩不見了。

小小聲,像是嬰兒的啜泣從浴室傳出來,女孩一絲不掛坐在浴缸裡面,關著燈也看得見,女孩身上佈滿的瘀青,空氣中有種腥味,肩膀流出來的血染紅了半身。

斷斷續續,男孩知道這男人一喝酒就會打人,女孩為了這男人,懷了兩次孕,第一次他瞞著男友一個人去偷偷墮胎,第二次,則是被男友活活打掉。

男孩很憤怒,世界上怎麼有這樣的人渣,他問女孩為什麼不離開他?

女孩說,他還是很愛她,只要他不喝酒,女孩說他是全天下最好的人。女孩包容著這男人。

女孩和男人認識了七年,打從國一開始到現在。

原來這男人也不喝酒,直到女孩考上大學,男人成為了一個重考生開始,男人學會了喝酒,吸毒,開始打女孩,直到現在也有三年了。

之後,男孩看到女孩身上的傷痕越來越多,他越來越想幫助女孩,他不只一天在想,如果換作是他來當女孩的男友有多好,他弄不清楚他自己到底是一種嫉妒,還是一種同情。

那天也下著雨,是那種又狂又亂的大雨,男孩跟著那男人一天了,再這大雨中,他用機車大鎖狠狠的敲著男人,他要這男人也感受到被打的痛苦。

那晚女孩到了男孩家,男孩還在驚喜於女孩的出現的時候,熱辣辣的巴掌將他從美夢中打醒,女孩的眼淚比這巴掌更燙,更令男孩痛苦。

女孩說,這是我的命,我的命啊!不用你來管。

女孩站在門口,臉上分不清是雨水還是淚水。

男孩呆立在門口,良久。

男孩說,他有什麼好的!離開那個混球,我可以給你更多,我愛你!

可是我不愛你。女孩離開前的最後一句話。

那晚,男人死在加護病房,男孩的心死在這裡,任憑警察帶他去作筆錄。

女孩躺在浴缸裡面,盯著牆上的磁磚,那家巷子裡的婦產科牆上也是貼著這種磁磚,白色和青色交織,她一個人坐在冷冰冰的產椅上,穿著綠色的手術袍,中午的時間,手術室沒有其他人,白色的燈光令她感到害怕,門外醫生和護士的聊天笑聲傳進來,女孩覺得臉上濕濕的,她好想逃離這裡,那年她才18歲,她和那男人的小生命,支離破碎的躺在垃圾桶裡,那笑聲就像嘲笑她的命運一樣。

浴缸裡面放滿了熱水,身上的瘀青開始抽痛,她和男孩第一次認識的那天晚上,那男人喝的醉醺醺,質問著她為什麼晚回來,那一巴掌把女孩打倒在床上,男人粗魯的扯開女孩的內褲,女孩奮力的抵抗,男人一拳重重的打在女孩的肚子上,幾乎把晚餐還有意識一起吐出來的一拳。

男人厭惡的看著女孩的下體流出的血,低聲罵道。拉起拉鍊就搖搖擺擺的回去。

下體那溫熱的感覺她知道,她和男人的結晶就這樣死了。

女孩的媽媽說,女人有女人的宿命,她不信。可是當愛上之後,她開始了解媽媽說的話。

浴缸的熱水放到了胸口,開始溢出來,嘩喇喇的水聲,像是天堂的樂章,女孩覺得四周開始亮了起來。

嘩喇喇。國中青澀的模樣。
嘩喇喇。高中甜蜜的回憶。
嘩喇喇。她考上大學,男人打了通電話說他落榜了。
嘩喇喇。直到那男孩的出現。
嘩喇喇。是不是自己有些自私。
嘩喇喇。但是她始終下不了手。
嘩喇喇。她看著病房的心電圖歸零的時候。
嘩喇喇。現在,我們兩個人可以一起到天堂去了。

女孩的世界變成了光,最後的畫面停在和男人手牽手跑在校園裡面。

但是,死的人不會變成天使的。

<完>

  • 留言者: 銓仔
  • Email:
  • 網址:
  • 日期: 2007-03-18 19:01:46
好感人...

不要對推薦有迷思,《永夜之城》

永夜之城的圖像

一本書還沒翻開來之前,怎麼知道他的好壞呢?我想很多人和我一樣,會先看看書腰上面的廣告,通常好書上面都會有一堆他的得獎紀錄,要不然就是一堆「名家」推薦,儘管你也不知道這些人是不是真的看過這本書。其次,大概就是看封面了吧,有著好看封面的書,總是會令人忍不住多看兩眼。

是的,《永夜之城》幾乎滿足了上面的兩個條件,有著我很喜歡的封面,也有我很欣賞的「名家」推薦,但是看完之後完全不是我想像的啊。

(下有劇情洩漏)

我很喜歡所謂的「冷硬派」(Hard-boiled)的小說風格,達許.漢密特(Dashiell Hammett)的《馬爾他之鷹》(The Maltese Falcon),到勞倫斯.卜洛克(Lawernce Block)的《馬修.史卡德》系列,那種對現實的不滿與妥協,在拳頭所及之處伸張他自己的正義,徘徊街上落魄騎士,充滿了無奈與悲劇,相較於福爾摩斯,或者自命正義一方的英雄,這種冷硬有種真實的感覺,那樣的故事就像每天都發生在我們生活。

《永夜之城》號稱是將冷硬派風格和奇幻故事作了最佳結合,又有九把刀、冬陽、譚光磊的推薦,戚建邦的翻譯,而且封面作的真的很精美,給我相當大的期待感,興沖沖拿了去付錢,回家花了一下午看完之後,簡直掩書嘆息。

他那所謂冷硬派的偵探主角,只會兩件事情,第一件就是和人說話的時候霹靂啪啦把他祖宗十八代的歷史統統交代清楚,也許十分鐘的談話裡面,九分半的時間都是這位主角在交代眼前這傢伙的來歷,而且被這樣交代的傢伙還乖乖坐著給他介紹。第二件事情就是用他那個令人不甚明瞭的「天賦」嚇唬或者莫名其妙打倒對方。

所謂的奇幻,只是一個什麼都有,卻又什麼都搞不清楚的「夜城」,就像大雜燴的漫畫一樣,把什麼都丟了進去,然後就說這個叫做奇幻故事。

整篇故事,幾乎是一種快速帶過的感覺,作者設計了很多有趣的場景,結果竟然用爛的手段消費掉,陌生人酒吧中的客人鬧場,來得幾乎沒有理由,完全只是給約翰耍帥,沒幾句話就出去的主角,遇上了痛苦使者,又是刻意的設計成主角有著「正義感」,再給剃刀艾迪展現實力,更讓他去出賣約翰。這一段我看的昏倒,這個就是所謂的冷硬風格故事?所有的安排都這麼刻意,有如直線無須思考的電玩遊戲,一切發生的理所當然。

之後的堡壘橋段更是令人吐奶,當約翰叨叨不停的介紹堡壘,結果一個霰彈蘇西就把這個辛苦建立的形象完全打破,就像看到童話故事一般,寥寥數頁就把故事交代過去,完全不懂這樣的橋段有何必要。
後面夜城的崩壞,更讓收藏家當作解說員,為他說明故事原委,而約翰的廢話則是更多了。

最後的最後,作者試圖把喬安娜塑造成一個悲劇角色,但是我整個故事中感受不到他筆下角色的血肉,更不能與角色同悲同喜,這樣的安排實在無法激起我的任何感覺,硬要說一種,就是怎麼還沒看完?

之前和李國修老師學習編劇的時候,他再三強調過,故事忌交代,忌轉折生硬,而這本《永夜之城》就偏偏犯了這兩個毛病。或許有人會拿勞倫斯.卜洛克的書來反駁我,他不也是不停的描寫無關緊要的事件嗎?然而他正是利用這些無關緊要的事件,不著痕跡的讓整本書瀰漫一種真實的風味,無論是切入故事或者切出故事的角度都拿捏的相當得宜,反觀這本,他對這些事件的處理,明顯看到斧鑿之痕,幾乎都是約翰在交代事情的經過,或著介紹他人的背景。

說的這麼多,為什麼不直接「讓他發生」呢?我相信抽掉約翰的台詞,這本書可以少掉三分之二的頁數,因為幾乎所有故事都是長在約翰嘴上,還不是呈現在我們眼前。

有一次九把刀去大葉大學演講的時候提到,所謂的創意不是設計出多麼與眾不同生物,當然也不只是一個極其特別的世界,對一本小說來說,故事還是最重要的事情,生物、世界,都是為了去刺激出故事的發生,而非專注在上面而忘記了小說好看的重點。

撇開上面我提到的,用一本實驗小說的觀點來看,這本小說的確的提供了一種跨界寫作的可能性,只是這文筆...我突然可以體會而且理解這傢伙的書為什麼早期會處處碰壁了。

他的續集天使戰爭如果還是這麼糟糕,那我大概以後不會繼續看這傢伙的書了。






2007年2月22日 星期四

Blog貼紙

blog
突然間想要作看看,所以就很簡單的弄了這樣的一張貼紙,沒有太多用意,好玩而已。

2007年2月13日 星期二

最近的新聞,真的有夠...

前陣子還覺得天下太平,只是沒棒球好看,有點悶,沒想到各種的事情是接踵而來的。

先是看到王金平的準備參選總統,心中暗覺得有鬼,沒想到今天就看到馬英九被起訴,果然一言中矢。而PTT的西斯版(sex)上面,不停出現PUMA(閩南語:破麻)的稱號,也讓我有些預感,西斯版和法西斯(feminine_sex)間的衝突已經到了緊繃的程度,今天早上的蘋果日報頭版的報導,開始引爆這一連串的轉文抗爭,目前兩個版面都被鎖上,其中的一名版主也遭到提名罷免。

天氣真的太熱了嗎?
馬英九的特別費,我不是專家,我不知道誰對誰錯,但是對於馬英九用參選總統這件事來證明自己的清白,這根本就是陳水扁的老招式?曾幾何時,這兩個人越來越像了呢?

話說回來,總統當的好不好,和他的私德有沒有關係?龍應台在《今天這一課:品格》一文中強調了總統本身的高道德標準,可是我想了想,好像又有些不對勁,高道德標準等於好總統嗎?不盡然吧。

下面這篇文章,在網路上轉載已久,下面節錄一些出來給各位思考:

現在要選舉一名領袖, 而你這一票很關鍵。

下面是關於這三位候選人的一些事實 :
候選人 A:
跟一些不誠實的政客有往來 ,而且會咨詢占星學家。
他有婚外情 ,是一個老煙槍,每天喝 8─10杯的馬丁尼。

候選人 B:
他過去有兩次被解雇的記錄 ,睡覺睡到中午才起來,
大學時吸過鴉片,而且每天傍晚會喝一夸特的威士忌。

候選人 C:
他是一位受勛的戰爭英雄,素食主義者,不抽煙 ,
只偶爾喝一點啤酒。從沒有發生過婚外情。
請問你會在這些候選人中選哪一個?
朋友讓我把答案寫在紙上,然後告訴我說:

候選人 A是:富蘭克林﹒羅斯福 ,
候選人B是:溫斯頓﹒邱吉爾,
候選人C是:亞道夫﹒希特勒。


當你覺得一切都是正確的,當你字以為市政意的一方時,也許你做出來你自己都不知道後果的選擇。當你選擇相信陳水扁的清白,相信他能給台灣帶來幸福之時;當你相信馬英九當總統可以幫助台灣結束這亂局,相信這一切都是政治迫害的時候,也許你扼殺了你自己的下一代,甚至自己的未來。

別去相信你的眼睛,別去相信無腦的媒體,面對真實,我們必須更謙虛以對。

再來看看PTT上的爭鬥,一言以蔽之,蠢。

竟然蠢到把女人們追求自我的快樂當作是一件壞事,用自覺得高明有趣的綽號稱呼,不停的轉文去挑戰,去試探他們的底線,這行為和小學時候不停去扯女生頭髮的心態有何差別呢?長到這麼大,心態卻還是這麼幼稚,會被女人們嫌棄,甚至拋棄也不難想像。

對於別人的試探,要就明白說不要,要就放著給他亂,一個巴掌拍不響,現在看起來就像是被人激怒的貓咪,輕微的刺激就馬上跳起來猛咬,大可成熟的面對這樣的幼稚行為,抑或尋求其他的幫助,而不是自己卯起來硬幹,弄的吃力不討好。

我突然間好像明白了,為什麼老是看到分手要吵到殺你全家,劈腿需要落人來打,兵變需要開瓦斯氣爆,是的,看著看著,我好像明白了,在這水泥森林之中,不管你長到幾歲,內心還是一個小孩,學不會成熟的處理感情,平日壓抑的情緒總是習慣一次的爆發,這樣的怒火,不單燒了別人,也毀了自己。

學不會用別的價值觀去看事情,學不會換個角度去看事情,最少多看點電視,《慾望城市》沒看過?明明就搞不懂女人,有什麼資格大呼小叫?要說女人都喜愛利用男人,自己卻也在利用女人,醒醒吧,阿宅,這世界不是你所想像,醒醒吧,女人,男人也許不只這樣。

我對這些鳥事的結論只有一個字:「DAMN!」

2007年2月11日 星期日

出色的推理小說指南書,《謎詭》創刊號

謎詭-日本推理情報誌的圖像

當初會買這本書,只是因為7-11有特價,而且最近的劇本規劃中,會需要一些推理的元素。一開始這封面沒給我太多的期待,不過當我開始認真閱讀之後,發現這真的是一本很有參考價值的好書。
這本獨步文化出版的雜誌,開頭夾頁是一張三折雙面的日本推理小說年表,從1888年黑岩淚香在《今日新聞》上連載《法庭美人》開始,一直到2004年桐野夏生《OUT主婦殺人事件》獲得美國推理作家協會愛倫坡獎提名為止,日本推理小說116年來的發展就幾乎都在這年表中,旁邊加上豐富的註釋,就算是像我這種沒看過,或者聽過沒接觸過的人都能短時間內對日本推理小說有基本的概念與認識。

隨後的日本推理小說六十選,更是我這種入門者的救星了。

我想很多人跟我一樣,很想看看日本推理小說有多好看,可是卻沒有一個可以著手的點,每個人推薦的書單都不同,但是又怕壞了胃口。沒關係,這邊推薦了六十本經典名作,並且附上專人解說介紹,可以從中挑選適合自己口味的來看看,可惜的是,由於有些書年代久遠,現在市面上已經很難找到了,還有些書則是沒有中文譯本,對於不諳日文的朋友,可能就相當可惜了。

特別企劃中,則是介紹了日本推理文學相關的八大獎項,還有三大排行榜。很多時候我們去買新書的時候,書腰都會寫上這本是得過了某某某的獎,曾經上過某某某的排行榜,不過真的懂這些是啥獎的,其實沒有這麼多,只是看到說有拿到獎,就覺得是好書。不過看過這篇文章,就會知道各個獎的性質差異,排行榜的排名依據,對於尋找自己喜歡的輸來說,真的是有很大的幫助。

文後還有日本推理獎的頒獎實錄,以及宮部美幸的專訪,對於一本創刊號的文學雜誌來說,這樣的內容實在是相當豪華,而且紮實,作為一本推理小說的入門指南書來說,我想不到比這本更好的書了。

不知道這本雜誌出了二號刊了嗎?的確值得投資這本雜誌。






2007年2月7日 星期三

我不是中文系的

原本這篇文章我發在ptt上面,不料竟然引起一陣嘩然,事隔兩個禮拜後,現在再來看看我寫了什麼。
雖然我讀中文系,可是我一點讀中文系的感覺都沒有,因為我同學漸行漸遠。

大一剛進來的時候,我就把課表上的選修全部退掉,自己重新排過課。
當我上兒童文學的時候,班上幾乎沒有我的同學。
我承認我上這門課的時候相當樂在其中,但是沒人可以一同分享。

大一住宿舍的時候,我住在一間「幾乎」只有我一個中文系的房間裡,
我認識了很多外系的朋友,直到現在都變成死黨了。

大二當大家上著紅樓、上著老莊,我卻選擇了上廣播,學影片。
要不是陸正誼老師,我壓根就不會去聽廣播,更不會知道廣播是怎麼一回事。
要不是蔡崇隆導演,我這輩子大概都不會想去看紀錄片吧,也別想要我拍片。

大二下,我幸運的通過李國修老師的面試,上了戲劇創作。
你懂上課神經緊繃又異常興奮的感覺是甚麼嗎?
你知道每天都期待著那三個小時的感覺有多複雜嗎?
當大家為了歷代文選和詩選習作奮戰的時候,我則窩在書桌前,盯著17"的小小
世界,為了我的創作冒險。

大三,每個人都驚訝我怎麼沒轉系?像我這樣的人,根本就不應該讀中文。

我想,中文系有太多東西有趣了。

沒有張惠芳老師的古籍概論,我會去發揮我的創意,去重新詮釋我已知的經典嗎?
沒有柴非凡老師的文學原理,我會知道一個問題不是只有一個答案,甚至沒有答案?

沒有鄭邦鎮老師,我會知道中文人應該要有的傲骨是怎麼樣的嗎?
沒有柯志明老師,我哪看得到學者的風範?

同樣中文系,我就是和別人念的不一樣。
每個人為了成績汲汲營營,我偏偏不屑一顧。
我管他當我幾分,我只問自己學到啥鳥東西。

當你的文選高到嚇人,挑了些營養學分撐的飽飽,你,能,作,什,麼?
當應付了事的同時,也搞的自己只拿到一張廢紙文憑。

我也不是個喜歡讀書的人,要翹課,我大概算全班翹最兇的前幾名,so what?

也許我只是想證明年輕時的叛逆不馴,對於將來的人生是有所幫助的吧?

未來的事,誰知道啊?



  • 留言者: Viking
  • Email: viking.lu@gmail.com
  • 網址: http://blog.roodo.com/zanfid/
  • 日期: 2007-02-08 02:21:42
當時貼出來之後,Ptt上面出現了這樣的回應:

某人:樓上的論點套用在靜宜任何系都一樣。欲鹹魚翻生請湧躍報考國立研究所。
某人:因為自己喜愛,貶低中研不讚同。
某人:對中文所不了解,還在大放厥詞。
某人:一個對中文系沒熱情又不瞭解的傢伙何須費言。

還有幾篇寫出來的回文,不過和上面的觀點大同小異。

關於這樣的回應,我實在啼笑皆非了。





  • 留言者: yuhsuan
  • Email: yolanda1331@hotmail.com
  • 網址:
  • 日期: 2007-02-08 10:35:32
Hello,

逛網站時讀到你的灰姑娘故事分析系列文章,覺得相當有趣。我最近也正進行一些醫療故事分析,不知是否能與你交換意見?謝謝!!(我的EMAIL&MSN:yolanda1331@hotmail.com )





  • 留言者: Viking
  • Email: viking.lu@gmail.com
  • 網址: http://blog.roodo.com/zanfid/
  • 日期: 2007-02-09 11:43:10
承蒙錯愛,我先加MSN了,晚點再來聊看看吧。:)





  • 留言者: 螞蟻
  • Email:
  • 網址:
  • 日期: 2007-02-10 14:03:41
我是中文系的
不過一向都不想承認是
因為我上了四年的純中文系的課
只有換到腦筋思路稍稍清楚
可以下筆寫點東西
比以前好一些些的"作文"
我認真於文選,詩選,更致力於左傳,詩經,楚辭及聲韻....
但是我曾經迷惘的問我的聲韻學老師,學了這些韻母,然後呢?可以做什麼...
她回答:沒辦法做什麼,了解古代的發音而已
我:然後呢?
老師.....
我沮喪的站在201教室,看著老師從我的面前坐電梯上樓,消失...
當我苦惱於文學批評的小論報告時
盡然發現老師給我們的東西,我還是一知半解
我到底會什麼
我也不知道





  • 留言者: 螞蟻
  • Email:
  • 網址: http://blog.roodo.com/sherrylo1974
  • 日期: 2007-02-10 14:06:44
忘了留下我家網址了。
發現大家都有留些什麼
我沒啥好留
就留我家吧





  • 留言者: 月
  • Email:
  • 網址:
  • 日期: 2007-02-11 00:58:12
傳統中文系教的東西很多的確不能"現學現用",如果想"實用",有速效,還不如去學學資訊啦、會計啦、護理啦..... 中文系學的東西大概都沒辦法馬上獻出來賣,不過,人的一生中能有四年中文系,那是很幸運的一件事。要透過我們長長的幾十年歲月,才看得出來這四年到底有什麼用。只是有些人畢業幾年後就領悟了,有些人慢些,如此而已。

中文系就像莊子裡的那顆大樹一樣。(笑)





  • 留言者: ELM
  • Email:
  • 網址:
  • 日期: 2007-02-11 07:15:10
那我的本科更ox的
哲學+英文+自學的日文
算是四不像新一代啊

不是科系決定命運
也不是意志力或是運氣
很多事情是互相作用之下才會有結果的

人與人也是這樣啊
沒有互動就是單相思
最後會變成消耗戰的





  • 留言者: 螞蟻
  • Email:
  • 網址:
  • 日期: 2007-02-11 15:44:35
中文系就像莊子裡的那顆大樹一樣。(笑)→看到你這樣說,我莞爾了
沒錯,這一生撥出四五年的時間唸了中文系,的確是滿幸福的
只是迷惘不解,只是會了解自己的無知和選擇到底是怎回事而已
過程很重要,我想這是中文系給我最大的啟示
結果呢?只得留待出了社會看如何運用了
螞蟻又來了,嘻嘻





  • 留言者: ilovenakadason
  • Email:
  • 網址:
  • 日期: 2007-11-14 02:40:58
跟他學傲骨?骨頭長在舌頭上的
如果學姐能留給你什麼的話
大概就是提醒你這一點了
其他的事, 就跟其他老師好好學吧
祝幸運

不過, 有點夢幻總是好的啦, 出了社會就沒這麼多暇想了
就像你講的, 未來的事情, 誰知道啊

可不可以不要再「許瑋倫」?

從1月28號開始,「許瑋倫」三個字出現在大街小巷,不過他哪位?做了什麼需要大家高度關注的事情嗎?

沒,因為他車禍死了,只是這樣而已。
不是我冷血無情,可是每天在台灣車禍去世的人有多少?怎麼都只報導他一個人呢?之前是邵曉玲的車禍,因為他的事故,讓我們看見台灣的醫療資源原來有這麼多,這麼強大的力量,卻沒有應用在其他地方,只有名人才能享受到嗎?

我的問號還沒消失,許瑋倫就出事情了。

這近三個禮拜來,蘋果日報放了三天頭版,各大電視新聞台又是24小時輪播,之前的問號開始發芽,現在更長成了小草,是不是名人的命才是命,市井小民的命就不值得大家的祝福與幫助?

浦澤直樹有部漫畫叫做「怪物」,第一集裡面,就看到主角天馬醫師救了名聲樂家羅森巴哈的命,卻面對的是早一步入院土耳其勞工的太太「換我丈夫來!」的哭訴,名人的命,真的比較值錢嗎?人名果真不等價?

天馬醫師疑惑,我也疑惑,但是報紙公司不疑惑,電視台不疑惑,對他們來說,人命的確不等價。

我說的難聽一點,許瑋倫只不過長的漂亮一點,拍過一些不太紅的戲,人緣好一點,只是這樣而已,有必要搞成這個樣子?像是一代偉人逝世?

拜託,別在消費這些人,沒有其他好報的新聞嗎?



  • 留言者: 該隱
  • Email:
  • 網址: http://cainwork.spaces.live.com/
  • 日期: 2007-02-09 18:49:58
說的好。
在她出車禍前我還不認識她,總以為她是突然紅起來的,但是媒體總是以巨星殞落之類的標題來報導,我還以為是我孤陋寡聞,加上身邊朋友也一付惋惜的樣子,當然我也希望她能夠一路好走,但是一直說她是天使降臨實在令人反感...
不過,大家好像真的都想看這樣的報導。-.-





  • 留言者: 螞蟻
  • Email:
  • 網址:
  • 日期: 2007-02-10 13:56:53
"不過,大家好像都喜歡看這樣的報導"....我跳出來,我不喜歡!
因為現在的媒體就是這樣
沒新聞好報
只好報這樣的新聞





  • 留言者: simonpai
  • Email:
  • 網址:
  • 日期: 2007-02-11 01:43:56
怎會沒新聞好報? 在台灣說沒新聞好報是騙人的......只是有沒有好新聞, 專業的新聞可以報...
許瑋倫意外過世當然大家都難過, 可是同時間過世的楊傳廣怎就無人過問? 人家好歹以前也是鐵人, 幫我們國家拿過獎牌的吧?(這樣說有點不敬,希望大家不要在意, 我只是提個同質性高的例子, 沒有對亡者不敬的意思)
日本最近在我們開的研討會上說, 釣魚台是他們的, 怎都沒有新聞台報? 也都沒有人跳出來吭聲, 最近不是要搞正名嗎? 怎一提到這個就一堆新聞台電墊, 不出聲了?
網協跟網球選手互咬尾巴, 一個說對方暗槓獎金, 另外一個說對方有失國家隊尊嚴及紀律, 怎也都上不了新聞阿?

媒體亂搞, 專業視聽人的休養都不知道跑哪去了......超不爽





  • 留言者: 螞蟻
  • Email:
  • 網址:
  • 日期: 2007-02-11 15:48:38
大部分的民眾都不是專業的視聽人,應該多開一些如何當個專業的視聽人的節目才是。
民眾需要教育,就像我會說沒新聞好報,是因為無知。因為不知道該怎樣當個視聽人,所以無知。
為什麼會無知呢?媒體的問題?整個社會的問題嗎?
我傾向問題單一化,這應該是媒體出了問題。





  • 留言者: Alexa
  • Email:
  • 網址: http://blog.roodo.com/so_close_so_far_away
  • 日期: 2007-02-11 23:58:52
我們的媒體打從"蘋果日報"和"壹週刊"相繼登陸後就淪陷了,

一切只是向"收視率"看齊: 屍體, 裸體, 色情, 暴力, 八卦, 灑狗血...

向"錢"看, 這是媒體人的悲哀.

2007年2月4日 星期日

看不見的圖書館,aNobii

記得有天突然心血來潮,擬了一份近20本的書單,從懸疑推理到奇幻文學,甚至還有電腦工具書,這樣洋洋灑灑的書單,到了我們學校號稱中部最大圖書館的網頁一查,不是被人借走了,就是沒有這本書,好不容易找到一本沒人借走的,一看,「登錄報廢」四個字炸昏了我。

快二十本的書,最後一本都沒借到,難道除了圖書館,就沒有人有了嗎?
這幾天,我看到了這篇文章,介紹了aNobii的服務,好奇之下跑去試用看看,簡直驚為天人。

簡單的註冊,省去了打大量資料的時間,本來還在想說每個書的資料可能要自己慢慢建立,結果只要輸入書背的ISBN碼,書的資料就自動抓出來,辨識率高達90%(我自己用的結果啦),而且可以提供輸出到Blog上的服務,就像我自己放的這樣。

不過不管這個服務到底有多好用,也不過只是把圖書館的管理工具放出來罷了,我想真正的運用,還是XXC所說的『想像中的藏書公共空間』。

拜這個服務所賜,他提供了書籍交換,購買,借出等等的功能,也支援了Blog的分享,我可以在我的Blog上面,列出那些是我正在看,那些是我看完的書籍,也可以針對我看過的書,寫一些心得或者書摘。

如果學校中或者社區中的人,都建立起自己的一個網路書櫃,這些書櫃藉由網路串連,一座看不見的圖書館就藏在我們的生活中,我想要看的書,說不定隔壁賣牛肉麵的阿伯就有,也說不定樓下的老奶奶對日本的文學很有獨特的見解。我想冷冰冰的資訊服務,藉由這樣的連結,或許更有了不一樣的風貌。

當政府說要一鄉鎮一圖書館的時候,我不否認傳統圖書館對於鄉鎮的重要,但是看不見的圖書館,則是一種隱性的閱讀力量,在寸土寸金的台灣,省下了更多硬體的經費,增添了更多人與人的互動,這樣的圖書館,也另有一番風味吧?

不過現階段這個服務,還有很多可以進步的地方,例如和Google Map搭配,提供書籍的所在地(這有隱私問題),或者提供不一樣的分類方法,不過畢竟這只是一個服務,整合的動作可以換成我們使用者來作,不過目前中文使用者不足,社群的人數還不足以形成「圖書館」的地步,這些都是aNobii所需要加強的地方。

我突然想起了一篇文章,好像是這樣寫的。

大導演吳念真帶著記者去參觀他家,不管那邊,就讓記者去參觀作報導,可是當記者說想看看導演的書房,吳念真說不行,這太隱私了。

其實要每個人都把自己的書架公開給別人,依舊是有些尷尬,不過有時候,想到友機會可以交一個書友,或許選擇性的公開書架,也是不錯的。







  • 留言者: ELM
  • Email: emblemofsin@gmail.com
  • 網址: http://bakemon.blogspot.com
  • 日期: 2007-02-06 07:34:33

我有來了
朵朵是貓吧@@
白浩是好人:)

我想學會八極拳一定很棒@__@#


說到藏書
我也覺得很隱私

畢竟不能訴諸於口的
都以文字的型式
出現在各個角落

只能分享普通而非限制的書單
對我就意義不大

看到書展對出版社不友善這篇文
我根本高興不起來

一直被批是賣書攤的書展
現在每況劇下
真不想說自己的感想
只因有幸成為書店工作人員

題外:我想買Ishuffle :)





  • 留言者: 法洛猛
  • Email:
  • 網址: http://blog.yam.com/falohmum/
  • 日期: 2007-02-06 10:26:26
亂入一下

看了這篇
第一個想到的是
不知是哪20本書...

然後馬上覺得
的確是很隱私的問題^^"

我打小開始
只要到親戚朋友家
一定會溜到人家書架前翻翻
今天到這裡
突然發現了原來自己有偷窺狂的潛質XD





  • 留言者: Viking
  • Email: viking.lu@gmail.com
  • 網址: http://blog.roodo.com/zanfid/
  • 日期: 2007-02-06 17:31:08
的確,如果看書是一種病,那書單篤定是病歷,我想每個病人都不喜歡把病歷拿出來統統公開吧?^^a

不過如果是病友之間的交流,我想倒是無所謂的。

「老張,這藥有效,我骨刺都不痛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