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系畢業之後,除了去當公務員(現在每個人都想當公務員,競爭激烈的難以想像)、當教職(少子化的社會,太過容易取得的教師資格,我不知道10年之後沒有學生的老師能做什麼),除了這些之外,還能做些什麼?
當個編輯或著作家嗎?在台灣,暢銷作家是中文相關背景出身的不多,而新生代的作家大多不是學科出身,九把刀、藤井樹都是理工相關出來的(印象中)。編輯我不清楚,但是沒有聽說過有幾個畢業的學長姐是做這行的。
高度專業化,我想這是避免其他人來搶飯碗的好方法,中文科系出身的,應該具備的專業能力是對文字的敏感和掌握能力。我覺得去編寫劇本或者腳本是個不錯的選擇。
中國現在有著足夠的資金、龐大的市場、一流的導演、一流的片廠、一流的演員,但是為什麼中國的電影和電視並沒有馬上變成一流?因為他們缺少好的編劇。
從歷史大戲,例如康熙帝國、乾隆皇朝、鐵齒銅牙紀曉嵐,到電影英雄、夜問,香港的回歸的確為中國的影視業注入了生命力,可是只有一個香港是不夠的,好的作品需要好的劇本,很多人都把電影電視當作是導演或者演員的功勞,我卻認為只有好的劇本才有好的作品,故事無法吸引人,那頂多只能成為B級片,或者是很優秀的B級片。
中國也知道她們很缺編劇,所以用高薪去聘請兩岸三地的編劇去中國發展,相較台灣編劇的環境來看,或許去對岸發展是個不錯的選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