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窮的嘉義縣每戶少四萬七千元,下滑金額排第三。至於台灣最窮的台東縣,比五年前少了四萬四千元。主計處官員說,去年由於天候異常,農業損失嚴重,因此農業縣收入因此下降。但拉長趨勢,細究過去每年數字,在家戶變窮的十三個縣市中,除了台南縣趨勢比較不明朗,台北市與新竹市變化幅度極小外,其餘十縣市家庭收入下降的趨勢都很明確。另一個指標,更能顯示全球化好處集中在大台北都會區的現象。跟五年前比較,基隆市與台北市平均家戶每人可支配所得分別增加七.六萬與五.四萬,遠遠高於全台灣平均。而雲林縣、澎湖縣五年來,平均家戶每人可支配所得反而縮水一.九萬與一.六萬。屏東縣只多了兩百元,總統陳水扁的故鄉台南縣也只多了兩千元。夏黎明認為,類似花東,農業縣最重要的主力是公教人員,過去十年公教人員幾乎沒調薪,幾乎沒有中產階級。結構上的弱勢,全球化加速了這樣的效應,使得邊緣化速度加快了。 (2006/9/24, ref. 中時)
營養午餐「差很多」, 台北→台東, 15元大「貧」頸。
一年多前才從台北回鄉工作的林明璋,原在台北招標營養午餐的團膳公司工作。考進台東教育局,有營養師執照的他,負責東縣二萬六千個中小學生的營養午餐。「吃得真的差很多」他說。當台北菁英已把焦點轉移到下一代的英語教育,忙著上才藝班,不想輸在起跑點,台東縣卻還在為小孩子的吃而奮鬥。根據主計處統計,台東平均家戶所得不到60萬,只有台北市123萬的一半;連最基本的營養午餐費,台東只敢收30元,比起台北40到45元的差異,硬生生就是少了15元。林明璋比較,為了搶生意,加上預算夠,經濟規模足,台北縣市小孩的營養午餐會有很多變化。有時吃披薩,餐後常有小點心。連便當袋,都是廠商做好,送給所有的小朋友。但台東學生人數在三百人以下的中小學校數高達七十三所,不符經濟規模,加上地處偏遠,只能自設廚房辦營養午餐。三十元的營養午餐裡,扣掉廚工薪水、菜錢,預算更少。據教部統計,類似台東這種情況的,還有花蓮、苗栗、南投、台南等農業縣。既然辦得這麼辛苦,為什麼不提高預算?台東多位校長與教育局官員一致反應是,連30元都繳不起了,要怎麼提高。教部體育司呂金源說,近幾年,教育部放寬補助營養午餐的標準,應已沒孩子吃不到營養午餐了。但各縣市收費不一,還是要看家長經濟狀況。在台東四分之一的孩子靠政府補助營養午餐,是全國補助比例最高的縣市,要調高收費根本不可能。台北與台東的距離,15元的距離,是一個基本營養的貧富差距。 (2006/9/24, ref. 中時)
- 留言者: zanfid
- Email: viking.lu@gmail.com
- 網址: http://blog.roodo.com/zanfid/
- 日期: 2007-01-18 16:01:13
15元,看起來不是一個很龐大的數字。不過將15元擴大到全縣市或全台灣時,這也會是一個天文數字,常常在說經濟不景氣,那這種城鄉差距是永遠無解的嗎?更擴大來看,我們現在窮到連小學生的飯錢都付不出來了嗎?政府沒有方案?縣市的補助在哪邊?不想個辦法小學生的午餐權利在哪裡?這是一個值得我們深思的議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