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完)
首先我想強調的是,戲劇創作本身是個既孤獨又需要考慮別人的怪事,你可能一個人窩著猛寫劇本,但是你又不能不考慮這劇本是不是能夠演出,甚至你還要和導演討論,和演員討論,真的是既孤獨,又需要高度協調。
正因為如此,戲劇創作才會這麼吸引人,這麼具挑戰性。
當你打算創作一個戲劇的時候,最先要做的事情就是問自己一個問題:「我為什麼要寫?」
這個問題背後的涵義真的很多,你是為了「自己」寫?你是為了「別人」寫?你是為了「錢」寫?你是為了「愛」寫?這答案沒有高低之分,但是卻會影響你寫作時候的態度。因為無論怎麼寫,劇都是「假的」,就算你把真實事件搬上舞台,他還是假的,但是演出是真的,觀眾能夠得到的感受是真的。
無論為了什麼去寫,都要記住「戲劇就是人生經驗與記憶的重現」,所以題材的選擇,也就會來自於創作者本身的這片土地,以及過去的生活經驗。
也許你會問,我就是想寫一部「幻想」戲劇,應該和現實毫無關係吧。我這樣說吧,無論你的劇情如何天馬行空,他所造成的感動只中來自於人性,來自於觀眾的自我投射,《魔戒》中佛羅多的掙扎,《哈姆雷特》王子的憤怒,甚至是一拳轟爆一個星球的《七龍珠》,當悟空舉起雙手向地球借力量的橋段,都是人性的刻劃與描寫。
所以題材的選擇,當然要能夠表達出作者對生活的態度與看法,在勾起痛苦、仇恨、厭惡的同時,也能夠喚出愛與勇氣。(別笑,這真的很重要)
如果選擇改編,請注入自己的角度和態度,很多人都說要尊重原著,也有很多人說某某電影或許戲劇不尊重原著,亂改,我簡單說,改編也是一種創作。當然未經過原著同意就改編他的作品,這固然是不尊重原著,但是要說因為改動了原著就叫做不尊重,我實在難以接受。同樣的一個故事,由不同的人來說,應該要有不同的故事效果,不然這樣的改編就是沒有必要的。
舉個例子,有人抱怨過《死亡筆記本》電影的結局和漫畫不一樣,感覺很扯,一點也不尊重原著。但是就電影的角度來說,這樣的改編是很必要的,而且有著導演自己的角度在裡面,讓電影和漫畫原著有著不一樣的生命,或者說,兩者成功的變成了獨立的個體,這是改編者的權利。
如果是選擇借古諷今的素材,一樣要注意請用自己的角度去看過去的歷史,帶著現在的問題,回到過去的歷史現場當個觀眾,看古人如何處理這些現在的問題,再跳回到現實中寫劇本。
原來的《墨攻》就是這樣的一部漫畫,作者什麼都沒說,但是想說的都從革離的口中說出來了,漫畫的最後,孤單的兵馬俑想問的問題,也是作者想問的問題。
喔,如果你所想到比較特殊,也許可以試試看用借今諷古的素材。藉著否定過去的歷史,用自己的角度去把所謂的「正史」、「稗官野史」、「演義」全部推翻,讓歷史重新的定義。這種的題材很不好處理,但是卻往往能夠把自己的理念與想法強烈的展現出來。像是陳某早期的短篇《不是人》,用現在的角度去看過去著名的關公斬貂蟬,為歷史重新翻案。
通俗劇的題材,其實依舊很重要,而且很好用。所謂通俗,不只是語言上的通俗,而是情節上、設定上重複前人的創作。這樣的題材有不少好處,你有很立即的效果,因為觀眾有了熟悉的情節與角色,也有了預期的心理,卻也常常如此模糊了你自己的角度與觀點。
幾乎所有的通俗劇,不脫伏筆、懸疑、危機、困境、解決、終局這六大結構,這在好萊塢的電影中履見不鮮,但是同樣都是這樣的通俗電影,有的能夠拿到奧斯卡,也的只能拿到金莓獎,更多的躺在錄影帶店的倉庫裡面,這中間最大的差異在於,有沒有自己的角度與看法。
同樣是武打電影,《臥虎藏龍》能夠得到肯定,《霍元甲》卻得不到青睞,差異應該顯而易見了。(雖然這比較真的不太好)
說了這麼多屁話,總歸一句話,創作要有自己的想法與角度,寫什麼比起怎麼寫要來得多重要太多!最後用李國修《莎姆雷特》中的一句台詞做結,
「大人!請您善待這班戲子伶人,不可怠慢—他們是這時代的縮影。」
- 留言者: ELM
- Email: emblemofsin@gmail.com
- 網址: http://bakemon.blogspot.com/
- 日期: 2006-12-27 10:21:47
搬家慶祝第一篇
最近不要絕食又決睡啊
這對身體不好
妳為了自己跟他人的將來
別這樣吧?
我好不容易有個藝術家可以支持啊:D
一月中放假嗎
有空教我機車吧
我打算買二手的100CC
恭祝心年快樂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