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6月30日 星期五

莎姆雷特

shamlet

(以上圖文轉載自:屏風表演班—莎姆雷特



悲劇和喜劇,你覺得那個比較能夠感動觀眾?你認為那個比較難表演?



有不少人覺得喜劇蠻膚淺的,我說這些人還不懂戲劇,一齣好的喜劇需要的千錘百鍊完全不輸悲劇,或者這樣說,喜劇本身就是悲劇,你看到的都是劇中角色的困境,看到他的悲哀而發笑,日本的北野武也這樣說:喜劇本身就是一種暴力。我們在嘲笑劇中人的時候,不就帶著一種殘忍嗎?



當你開始看這齣莎姆雷特,或許你會捧腹大笑,我自己也笑的控制不住,被前面的女生說:「先生,可不可以請你不要踢我的椅子。」,然後看到謝幕(別懷疑,是謝幕)的時候,看著國修老師離開舞台,我背上打起了冷顫,我開始有想哭的感覺。



其實不應該笑的。劇中的劇團拼了命想要演出好戲,遇上了各種困難與障礙還是努力去克服,我為什麼要笑?或許下一次再度看到這齣戲,旁邊的人大笑的同時,我在落淚。



我上國修老師的課已經有一學期了,之前我從來沒有看過屏風在舞台上的表演,只有一次他們來學校巡迴演出《三人行不行I》的時候有一睹風采,然而我還真的沒看過國修老師舞台上的演出,最多只能從劇本中去想像一二,那天晚上,我在中山堂看著這齣爆笑的喜劇,背上真的打起冷顫。



回過頭來看技術面,又不得不稱讚國修老師的龜毛(笑)。



進場之前,門口有人賣起望遠鏡,我的學妹小甲問我說要不要買一隻?我們坐在整個劇場的最後最後面,靠著牆壁的最後一排,她擔心起看不到或者看不清楚表演,我和她說,如果我們不可能看不到,因為他是李國修。在國修老師的心中,進來劇場的觀眾都是一樣的,他一定會確保表演品質到所有人都能接受的範圍,要是在最後面看不到,嘿嘿,下次我就去質疑老師了(這當然不可能)。



整場戲有將近10個場次,但是中間的換場流暢,節奏明快,舞台的調度更是一絕,好幾場的道具與佈景利用拼貼的方式,輕易給你「就是這裡」的印象,尤其最後一場森林的場景,那設計真的太妙了,我怎麼也說不清。



很多的劇笑笑就算了,這齣卻讓我反覆咀嚼,似乎有些什麼被我吃進來,卻還沒消化掉。



莎姆雷特就是這樣的好戲。



P.S.:我寫的真爛,總之去看過後,你就會知道我寫的多爛(沒看過的人也看得出我寫的語無倫次啦)。






相關連結:

屏風表演班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