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歌》作者不明
斷竹
續竹
飛土
逐肉
肉字,原文作字)
這首詩格律幾乎皆為入聲,符合上古時代人們發聲器官器官尚不發達的情況,其中的情境主要是描述打獵的一連串畫面,有如蒙太奇的手法,就創作手法,雖然定早於《呂氏春秋》,但是否為周之前作品則無法確定。
《擊壤歌》作者不明
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
鑿井而飲
耕田而食
帝力於我何有哉
本詩白話到不能再白話,由最後一句長達七言來看,定是後人偽作。通篇充滿無為的社會主義思想,詳細創作時代不明。
《南風歌》據傳為舜帝
南風之薰兮
可以解吾民之慍兮
南風之時兮
可以阜吾民之財兮
絕對不會是周之前的作品,本詩的長度與格律,已經是詩稍具雛型,不可能為詩尚在發展初期的周之前,故說是舜帝所著,應是穿鑿附會。
「薰」,溫和
「慍」,怨恨,憤怒
「時」,及時
「阜」,豐富
《卜辭》(節錄部份)
*戊辰卜,及今夕雨?弗及今夕雨?
*癸丑卜,今日雨。其自西來雨?其自東來雨?其自北來雨?其自南來雨?
卜辭的體例大抵上如上面,一則完整的卜辭,會包含四個部份,一是前辭,表明日期,後面有時候會接上占卜者的姓名,還有問卜的人物。二是命辭,就是記載要卜問的事情。三是占辭,占卜人看了占卜結果後,所作的判斷。四是驗辭,占卜之後,紀錄應驗的事實。
不過不是每一則都是這樣完整,多有變體,不過大都如此。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